我心中第一名的必看育兒書🥹《為什麼法國媽媽可以優雅喝咖啡,孩子不哭鬧?—法國式教養,讓父母好輕鬆,孩子好快樂!》
2025/02/05
《為什麼法國媽媽可以優雅喝咖啡,孩子不哭鬧?
—法國式教養,讓父母好輕鬆,孩子好快樂!》
.
#與小知恩共讀成長札記
.
這是一本美國媽媽在法國生活後,
寫下的育兒觀察與心得。
法國媽媽不會因為懷孕而放棄自我,
她們相信孕期應該是愉悅的時光。
她們不迷信育兒書籍,
而是選擇相信自己的直覺與生活經驗。
法國育兒哲學講究從容與獨立,
媽媽不需要時刻緊盯孩子,也能建立良好關係。
當媽媽自在淡定, 孩子也會學習從容與自信。
.
見到孕婦,法國人會說:「妳在等小孩子來嗎?」
這句話蘊含著對孩子獨立個體的尊重。
美國媽媽時常擔憂安全、收集大量資訊,
法國媽媽則更信任自己的選擇,享受當下。
法國文化認為,
母親的存在不該被育兒全然取代。
.
孕期時閱讀這本書,
讓我對於育兒從緊張變成期待
也讓我在至今育兒兩個多月的過程中
自認為算是一個優雅的媽媽(?
真的真的好喜歡這本書,很有趣好好看~
(我買電子書,但愛到打算再買實體書來收藏🤎
📖 很難選的10句精選佳句 📖(因為整本都太好看
.
1️⃣ 孩子不是家庭的中心,而是家庭的一部分,
讓孩子適應世界,而不是讓世界適應孩子,
是最好的愛。
.
2️⃣ 界線與自由並不衝突,
孩子需要規範,才能真正享受自由。
非雞毛蒜皮的控制,而是在界線內給予自由,
耐心與一貫的態度,是建立規則的關鍵。
.
3️⃣ 父母不需要完美,
孩子需要的是冷靜、自信、值得信賴的父母。
媽媽的從容,是孩子最好的禮物。
4️⃣ 孩子有能力自己發現世界,
而父母的責任是提供指引,而不是掌控一切。
.
5️⃣ 法國父母相信,從小教孩子等待,
能讓他學會自律與尊重他人。
.
6️⃣ 孩子需要父母的愛與關懷,
但也需要學會如何安撫自己。
7️⃣ 父母的語氣與態度,
比說出口的內容更影響孩子的行為。
.
8️⃣ 有時候,孩子哭不是因為真正的需求,
而是因為他正在學習情緒的調節。
法國父母不把夜間哭泣當作『緊急事件』,
而是孩子學習適應世界的一部分。
.
9️⃣在法國父母心中,
處理挫折是人生中的一大核心技能
適時放手讓孩子去體驗挫折,而不是一味保護
能面對限制與挫折的孩子比較有韌性,
也比較快樂
.
🔟育兒是生活的一部分,不是生活的全部。
法國女人認為把所有時間都用來照顧孩子會危害生活品質😆
這本書裡面提到,
幾乎每個法國父母都說,
他們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,
就開始仔仔細細『觀察』孩子,
然後按照孩子自己的『節奏』來照顧他們
不是照書養,而且照感覺養,每個孩子都不同
.
法國父母不會急著抱起夜裡哭泣的寶寶,
而是先給他們一個『暫停』的機會,『法式停頓』很重要
大部分法國的寶寶,都兩三個月就能睡過夜了,
一開始作者以為只是遇到的法國人比較幸運,
後來發現這跟育兒方式大有相關,
幾乎大部分的法國寶寶都能兩三個月睡過夜!
.
我特別喜歡那個睡過夜章節,閱讀完那本書
我們家的小知恩寶貝也在滿月後不久就成功睡過夜了🥹
睡過夜這個能力不只讓爸媽跟寶寶都能好好休息
也是成功的建立良好作息,讓寶寶更健康!
重新看那個章節還是超級喜歡
只能說真的好多細節,推薦大家去看!
最後謝謝我有個育兒達人+淡定老公
阿咩顧嬰的時候總是很淡定,讓我也從中學習
這樣從容的態度反而不會覺得他哭很可怕
反而覺得有時候哭得很委屈心疼又可愛
看他很氣很好笑,哭也是很勾錐
在開心的氛圍中度過育兒的日復一日🥹🤎
.
(過年時拍照剛好小知恩大哭,看我跟阿咩笑得多開心🤣🤣